近期,有患者咨询,称自己最近上厕所时发现大便老是带血,但身体却没有其他不适,肛门也不痛不痒的,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。

对此,长沙东大肛肠医院肛肠科主治医师王友云表示,便血是指消化道出血,由肛门排出,大便可呈鲜红色、暗红色或者柏油样黑色,而少量出血一般不造成粪便颜色改变,需经过隐血试验才能确定,称为隐血。当出现便血不痛不痒时,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原因:

1、痔疮

患有痔疮,尤其是内痔时,由于内痔表面被直肠下端黏膜覆盖,所以会在肛门内口表现为柔软的紫红色包块,大便时内痔压力增大,以及受到摩擦,就会出现破裂,导致出血,出血一般不痛。

2、直肠息肉

直肠息肉是直肠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病变,当息肉表面溃烂后局部血管可破裂,但是由于局部血管比较小,可不引起疼痛感,也会导致拉大便出血不痛。

3、溃疡性结肠炎

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,其会导致直肠、结肠部位黏膜在炎症的刺激下出血,主要表现为黏液脓血便,可伴有或不伴有疼痛。

4、直肠癌

直肠癌是原发于直肠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,癌细胞浸润破坏直肠黏膜之后会有出血的表现,早期一般不会有疼痛的感觉,往往表现为便中带血或者黏液,并伴有大便次数增多、肛门下坠感等症状。

5、上消化道出血

如胃溃疡、肝硬化等,出血量大且很快排出,患者可出现排便时流鲜红色血液的症状,不伴随疼痛。

长沙东大肛肠医院提醒,导致便血的病因有很多,如果出现便血不痛不痒的症状,建议尽早就医,明确诊断,并积极采取治疗措施,以免延误病情。(通讯员舒丽)